欢迎进入西安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官方网站!

2025年双碳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概述

25年02月21日

‌2025年双碳行业的重点方向主要包括零碳园区与零碳工厂的建设、全国碳市场的扩容与机制优化、产品碳足迹体系的全面构建等‌。下面将分别进行一下介绍:

一、零碳园区与零碳工厂建设
1‌、零碳园区‌:
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需在2025年至少启动1个零碳园区建设,全国预计超300个园区进入创建阶段‌。
通过整合可再生能源、智能电网、绿色建筑等技术,实现生产、交通、建筑等全领域零碳排放。
上海、天津等城市提出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目标,重点布局绿色建筑、能源和交通领域‌。
‌2、零碳工厂‌:
覆盖钢铁、化工、建材等高耗能行业,通过节能技改、清洁能源替代和数字化管理降低碳排放强度‌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要求建设一批零碳工厂,推动工业绿色转型‌。
二、全国碳市场扩容与机制优化
1‌、行业扩容‌:
新增水泥、钢铁、电解铝三大行业,碳市场覆盖排放量占比超全国总量50%,成为全球最大碳市场‌。
配额分配逐步收紧,碳价预期稳中有升,推动企业加速减排‌。
‌2、碳金融创新‌:
碳质押、碳回购等工具激活碳资产流动性,民营企业因配额缺口率较高(如电解铝行业缺口率0.5%)成为交易主力‌。
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支持绿色金融发展,资金流向分布式光伏、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项目‌。
三、产品碳足迹体系构建
‌1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‌:
聚焦锂电池、光伏、钢铁等出口导向型产品,制定100项碳足迹核算标准‌。
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为企业提供“绿色通行证”,规避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关税冲击‌。
2‌、供应链协同减排‌:
倒逼上下游企业披露碳数据,推动产业链整体低碳转型‌。
四、绿色金融与投资
绿色债券、绿色基金等产品加速发展,投资机构重点布局清洁能源、储能技术等领域‌。
国家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“两新”“两重”(设备更新、消费品以旧换新及重大安全能力建设),推动循环经济体系建设‌。
五、低碳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
‌1、技术创新
重点研发清洁能源(如氢能)、能源存储、碳捕集与封存(CCUS)技术‌。
四川、广东等省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布局,构建“水风光发电+氢储能”一体化应用体系‌。
‌2、循环经济‌
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,构建全国性循环利用平台,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‌。
资源利用效率提升,钢铁、化工等行业探索循环生产模式‌。
六、绿色建筑与生态保护
1‌、绿色城市建设‌
上海、天津等城市打造绿色建筑、低碳交通体系,减少城市运行碳排放‌。
推广智能电网和微电网技术,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‌。
2‌、生态修复与碳汇提升‌
通过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(如森林、湿地)增加碳汇能力‌。
陕西、四川等地推进低空经济试验区建设,探索生态保护与产业融合路径‌。
七、国际合作与政策协调
参与全球碳中和政策协调,推动碳足迹核算方法与国际接轨‌。
与欧盟等经济体合作,完善跨境碳关税应对机制‌。